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。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。
新中国成立以来,广大科技工作者披荆斩棘、砥砺前行,涌现出一大批爱国奉献、勇攀高峰、求真务实、淡泊名利、团结协作、甘为人梯的先进典型。
于敏(1926年8月16日——2019年1月16日),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(今天津市宁河区)芦台镇,核物理学家,国际最高科技奖获得者,共和国勋章获得者。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,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,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、研究员、高级科学顾问。
早年的于敏先生,从北京大学毕业后,在原子核基础理论方面做出过一系列新颖的成果,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关注。1961年初,钱三强请他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,他义无反顾投入其中。1965年初,他的研究组由原子能研究所调入核武器研究院理论部,他和邓稼先、周光召、黄祖洽等带领大家集中精力突破氢弹原理。1965年下半年,于敏先生带领一批年轻人前往上海,利用华东计算所的计算机,对有希望的氢弹构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,通过大量计算、思考、讨论、分析,他敏锐地发现了驱动热核材料聚变燃烧的途径,攻下了突破氢弹原理的第一关。经过一系列努力,我国在1966年12月28日,成功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。
于敏先生的科学实践,完美地阐释了科学精神:胸怀祖国、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,勇攀高峰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,追求真理、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,淡泊名利、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。